由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專項資金支持,云南民族博物館經過近一年時間傾力打造的《民族服飾與制作工藝》陳列已于8月1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該陳列在原有《民族服飾與紡織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展廳面積860平方米,展出文物310套(件),集中展示了云南26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陳列內容分為“傳統服飾”與“服飾制作工藝”兩大部分。“傳統服飾”部分以服飾的發展序列為線索,精選云南26個民族不同材質、不同形制、不同工藝、不同文化內涵的服飾精品,揭示了人類著裝的歷史演變過程和各民族千姿百態的審美心理。“服飾制作工藝”部分包括“編織與紡織”、“印染與刺繡”、“飾品與加工”3個單元,精選比較典型的紡織機具,以及以編織、紡織、印染、刺繡、金屬鍛造等傳統工藝技法加工的手工藝品,揭示了由簡單趨復雜的服飾制作工藝。
展示內容體現學術性、專業性、知識性、觀賞性的統一,展品組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形成系列化,增強視覺沖擊力。不僅展示以物質形態存在的云南民族傳統服飾與工藝精美的服裝配件,而且通過圖片、影視、多媒體等多種手段的運用,充分展示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精湛的服飾制作工藝,揭示展品的背景知識,補充、豐富和詮釋文物內涵,擴大信息傳播量,增強互動性和參與性,讓觀眾從多角度、多層次理解展覽內容。文字說明簡潔明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觀眾通過自主參觀就能充分理解展覽內容,并采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滿足國內外觀眾的不同需求。
在展示藝術和手法上,力求新的探索和突破。在照明上,運用智能燈光等科技手段,既節約能源,突出展品,吸引觀眾的眼球,又能有效保護文物。陳列櫥柜古樸典雅,保留木質的原色,體現出回歸自然的情愫,并運用窗欞等中國古建筑元素,增加形式感,突出展示效果。展線設計流暢,避免走回頭路。
《民族服飾與制作工藝》陳列形式新穎別致,展品體現了云南民族服飾絢麗紛繁、巧思獨具的風格,反映了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園中的奇葩。該陳列的開放,將對保護傳承、宣傳展示云南民族傳統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