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圓滿舉辦的2024年度“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活動總結會傳來喜訊,云南民族博物館“百花齊放彩云南——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共享民族優秀文化展”入選2024年20項重點推介項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入選2025年全國100項主題展覽推介項目。云南民族博物館作為獲獎單位代表,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并獲頒榮譽證書。
“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活動自2015年開展以來已成為業內重要的展覽評選項目,在全國博物館評估定級標準和評分指標中得分權重,與行業品牌活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等值。該活動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發揮優秀展覽的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提升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整體水平,增強博物館優質文化供給,對于增進人民精神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百花齊放彩云南——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共享民族優秀文化展
2024年云南民族博物館推出了原創特展“百花齊放彩云南——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共享民族優秀文化展”,充分展示了2023年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的豐碩成果。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在全國率先提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施“枝繁干壯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2023年云南16個州(市)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項目299個,打造少數民族文化精品項目28個,涵蓋文物、古籍、音樂、舞蹈、工藝、服飾、醫藥、體育、節日等十余種文化類型,大力搶救、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推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已連續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為“10件惠民實事”之一,云南民族工作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的實效得到了全省各族群眾的高度認可。
“百花展”旨在深度挖掘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實證,發揮民族優秀文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體現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的幸福感與滿足感,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更加有形有感。展覽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前言、“根深干壯”“枝繁葉茂”“繁花似錦”和結語。展覽精選三百余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展品,深入挖掘云南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具象印證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展覽的亮點在內容和形式設計上進行了探索和創新,以實物展品為主,輔以照片、視頻、二維碼等科技手段,穿插民族文化傳承人現場展演和教學,在視覺、聽覺、觸覺上給觀眾以全新的觀展體驗,讓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可見可觸可及,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的實物和文化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
云南民族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由三個陳列展覽組成,分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云南實踐展”、“中華文化認同云南主題展”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云南主題展”。陳列展覽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運用前沿技術手段、強調體驗互動,用具體生動的事件和故事,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讓觀眾從趣味性、參與性的展覽中掌握歷史脈絡、感受文化熏陶,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主題陳列展現了豐富的民族文物、藝術品、古籍等珍貴資料,講述云南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源流與發展,聚焦新時代新征程云南省委、省政府匯聚全省之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取得的成就,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創造民族工作的“云南經驗”,形成民族團結的“云南現象”。云南各族人民始終秉承民族團結誓詞碑光榮傳統,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和價值引領,不斷鞏固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走出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云南實踐,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出云南貢獻。
展望
云南民族博物館“百花齊放彩云南——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共享民族優秀文化展”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 連續兩年獲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殊榮,是對云南民族博物館文物博物業務工作的肯定和鼓勵。獲推介展覽陳列通過系統性梳理展示云南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相互理解和團結,增強了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較好地升華輝映了“博物館里讀中國”的主題,既注重展覽的主題性、導向性和時代性,突出展覽選題的自主策劃和原創能力,也對民族文化自信自覺進行了有效探索。
未來,云南民族博物館將緊跟時代發展,不斷創新展陳形式,吸收新的理論思想、精神成果,繼續發揮民族文物藏品的獨特作用,增強展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及時反映黨和國家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最新政策、舉措和成就,以及各民族在新時代的新風貌、新氣象,始終保持展覽內容的鮮活度和時代感,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