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五朵金花》以熱鬧的大理三月街作為影片開場,三月街作為一個白族與眾多民族交往、商貿往來的平臺,電影中便展示到白族與其他民族交易大理石擺件的畫面,生動還原場景本真的同時,鏡頭一閃而過的大理石擺件,也蘊含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美學價值。
電影《五朵金花》截圖 大理石擺件
大理石是由石灰巖或白云巖經過高溫高壓的變質作用形成的。作為大理石主要產地的大理蒼山,總儲量超過一億立方米,白族人民也依靠著豐富的藏儲,開發制作各種大理石加工及工藝品。因大理石質地細膩、紋理天然優美的特點,白族工匠巧妙利用天然紋理進行創作雕刻,作品種類豐富,其中大理石擺件便是一種雕刻工藝與意趣結合,實用與裝飾性兼具的代表性品類。
大理石擺件多為硯臺、筆架、鎮紙、花瓶、香爐等物,文雅精細的同時,因著大理石天然獨特的紋理,造就了每一件大理石擺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云南民族博物館館藏 大理石花瓶、香爐
蒼山大理石的天然紋理,似水墨暈染的灰白漸變、彩花石的潑彩效果,被工匠巧妙轉化為藝術語言,體現石畫天工的紋理美學,尊重材料的“偶然性”,以人工引導而非覆蓋自然,形成“半天然半雕琢”的獨特審美。云灰大理石的黑白交織底紋更是契合白族的色彩偏好與審美。
大理石擺件深刻體現著傳統工藝“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白族特有的審美情趣,本質上又是自然造化的天然石材與白族文化、工匠精神三者的交織交響。
參考文獻
[1]田懷清.試論白族開采大理石的歷史[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2006,(00):342-352.
作者:徐錦妍
電影截圖來源網絡